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详细内容
 
学院动态 >> 正文
半世纪峥嵘岁月 百周年再话辉煌 —— 老知青南昌理工学院副校长邱尚仁博土重返故地记
日期:2021-06-16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6563

2021-05-19 12:37:27   新华社客户端   浏览量:104.4万   

 

2021“五一”国际劳动节过后,南城县昔时的株良人民公社今日的株良镇高桥水电站和泷油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电工”和“村民”,他们正是50年前上山下乡以及返乡来到这里生活、劳动、学习和工作多年的“知识青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老知青们再次踏上故土,一双双饱经沧桑又不失刚劲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忆当年同吃同住同拼搏的峥嵘岁月。人群中一位老知青显得特别激动与兴奋,他就是曾经在这里劳动生活过10年的省政府优秀督学、南昌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兼党委宣传部长及传媒学院院长的邱尚仁博士,在欢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应当地干部群众的盛情邀请而喜返故地的。

我作为随行的南昌理工学院大学生,有幸见证了这一切。

1623806446(1).jpg 

邱尚仁和老友们乘车前往高桥水电站。一路上,他指着蜿蜒的混凝土公路对身边的大学生说,1968年底他和当地的青少年们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从知青聚居地泷油村(当时称“株良人民公社金星生产大队”)出发,前往处于深山老林中的高桥水利工地兴建高桥水库。那时的这条道路曲曲折折、崎崎岖岖、沟沟坎坎、坑坑洼洼、泥泥泞泞,起伏于山野乱岗之上,跋涉者稍有不慎即可能跌落于边上的溪涧之中或陡壁之下,如今修成可通汽车的平坦水泥公路,当年低矮散乱的泥砖土房,亦早已变为今日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真是令人感叹!这都是曾经的青少年们,跟着党,跟着前辈,一天天、一夜夜,一桩桩、一件件,挥汗如雨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2.jpg 

登上近50米高数百米长的水库大坝,老知青们和老电工们兴奋不已,当年施工现场红旗猎猎,成千上万来自四面八方的民工热火朝天的劳动号子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连初中课程都未完整学习过的小知青邱尚仁,却由于老师、师傅的悉心教育培养以及自己的勤奋刻苦而颇受公社党委领导和贫下中农们的器重,尚未成年就在工程指挥部担任了一大堆职务:政宣员、播音员、板报员、记码员、管理员、驾驶员、电话员、水利员、电工、电焊工,甚至还是技术不错远近知名的小医生,每天10几小时连续不断地工作却依旧生龙活虎毫无倦色。尤其是脚下站着的当年最高如今亦不低的相当于17层楼高度的水库大坝,就是民工们一担一担挑土而自己以瘦小不足百斤的身躯驾着数吨重的“东方红”号纯钢履带式推土机半米高一层、半米高一层一叠一叠压实筑起来的。在这里知青们和乡亲们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也留下了自己的成长记忆,更见证了祖国的日新月异。

3.jpg 

在通往库区大闸门启闭塔的引桥上,老知青们和老电工们眺望着四面群山,青葱翠绿、姹紫嫣红,在暮春夏初微风拂煦下林涛阵阵,沁人心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当年为筑坝取土和万人餐饮,不得不炸山破岩、砍伐林木而一片灰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家热烈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植树造林,昔时的“黄土高坡”又呈现出勃勃生机,大山里的居民在小康路上亦稳步前行。习总书记的至理名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百姓们感同身受。

4.jpg 

老知青们和老电工们又来到曾由自己亲身参与建设的启闭塔桥头房和一级发电站、二级发电站。实际上,当时修筑高桥水库,除了更有利于旱涝季节调控水量灌溉农田和防洪抗灾外,还有一个巨大收益就是通过水位压差和利用水能低耗发电,故而大坝外依势建有三级水电站。凝视着自己当年亲手所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和毛主席手书体“为人民服务”以及“高桥一级电站”、“高桥二级电站”站标字样,邱尚仁禁不住热泪盈眶。虽时隔半个世纪,至今仍赫然在目,尽管已现沧桑,却不失当年劲秀。老知青们和老电工们回忆起当年还是小毛头的邱尚仁手揑铁钉在新敷的水泥表面雕写,小伙们共同用小铁刀刻削字体外水泥块,一天下来满鼻子满脸灰土的情景,一个个开怀大笑,神彩飞扬。邱尚仁和伙伴们又说到那时的圆木高压电杆都是他们自己一根一根竖起来的,当时别提多神气了!而如今漫山遍野的铁塔,威武雄壮地高高托起祖国四通八达的输电大动脉,真让人心花怒放,几欲振臂高呼:壮哉!我的祖国!身边的大学生和当地的青少年一边聚精会神地凝听着前辈们的欢声笑语,一边情不自禁地伴随着畅快的话题而乐不可支。

5.jpg  

电站厂房里900余瓩功率的水轮发电机组还在轰鸣着,昼夜不息地向国家电网输送虽然微弱却倾其所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尽管在当代人眼中看来也许这区区900余瓩的功率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微不足道”汇成汹涌澎湃的能量热潮,推动着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融入这奔涌前行的时代浪潮,那将是何等的正能量!

6.jpg 

随后大家又来到了泷油村,这是邱尚仁刚来时生活过的乡村,彼时曾一度改称“株良人民公社金星大队”。乡亲们听说阔别多年的“小邱”回来了,纷纷围拢过来问长问短、嘘寒问暖。一双双大手轮番紧紧地握着、重重地摇着,就别提有多亲热了!当时曾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小伙伴”,不管当时年龄稍长些还是稍幼些,虽然一无例外地都已两鬓染霜,皱纹悄悄爬遍面颊,然而依旧一如当年的精神抖擞、喜沁心头,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确实,党中央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硕果累累,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小康路上都无人落伍。

7.jpg 

经过南城县城时,邱尚仁顺道探望了自已的“老泰山”,伙伴们也兴致勃勃地相偕前往。这位九十四岁的大爷精神矍铄,满面红光地起身相迎。大伙看到这座老式堂屋里里外外都贴满了党的历代领袖画像,不由得惊叹道:“哇!这么多啊!”老人脸色凝重地说:“我年纪大了,见得多了。我年轻的时候推土车去福建,爬山过岭要走好多天。现在坐汽车在高速路上一个钟头走两百里(华里)都不算快。我老了,为国家做不了事了,国家还拿养老金养着我。不是有共产党的好领导,哪里有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人要讲良心,要记得共产党的恩!今天就是要听习主席的话,听党的话,好生做事,好生做人。”这朴素无华的语言,是老人掏心窝子的肺腑之言,也道出了我们千千万万、老老少少几代人的心声。大伙在心中默念着:“老泰山”请放心,我们和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决不会辜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不会辜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新时代,决不会辜负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决不会辜负老前辈们的殷殷期望!

8.jpg 

城区宽畅的柏油路边矗立着醒目的标语牌,宣示着南城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激情,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决心。在行进的路上,又汇入了一支生龙活虎的少年先锋队的小朋友群体。置身于这样一个昂扬向上的环境中,老知青老伙伴们仿佛又回到了青春焕发的少年时代。

9.jpg.

当年邱尚仁知青落户的泷油大队老支书的孙子在县城开办了一所红色历史博物馆,兴致勃勃地迎来了这伙特殊的“老中青少四结合参观考察团”。在南城长大现又担任大学党史课教师的邱尚仁,指着现场的珍贵实物和模型,绘声绘色地向大家讲起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经过南城,在城西十余里麻姑山半山亭观察南城县城国民党军动静,作出对南城县城“围而不攻”的正确部署而大获全胜的一个个生动故事,电影回放般将大家重新带入当年的历史情境。大伙和在场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凝神静气,听得津津有味,深深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人民领袖的英武睿智和战略眼光,切身体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党的领导的高瞻远瞩和宏伟布局,内心里誓与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走到底的决心情感又一次油然而生。

10.jpg 

博物馆里高高悬挂着新中国历代领袖的彩色画像,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还有一帧珍藏几十年的巨幅毛泽东同志织锦像。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历史现实中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坚定刚毅、亲切慈祥的面容展现眼前,大伙们激动万分,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纷纷上前合影留念,以融入永久美好的依恋。

11.jpg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和我的同伴们思索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难忘的经历是不是告诉我们,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初心和使命,那时的知青如今年事渐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已经实现了他们的初心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但他们中也仍不乏像邱尚仁老师和他的伙伴们这样的初心不改使命不忘还在奋发拼搏着的老党员老前辈,而成长在新时代的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党团员们是不是更应该竭尽我们之所能,为我们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也是我们自己的事业,刻苦拼搏、奋发终生!敬爱的习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的历史早已证明,青年是最有朝气、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志青年历经摔打、挫折和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一代一代走好一生的路,就什么人间奇迹也能够造出来。一切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新形势下党执政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风险考验,改革路上不会只有鲜花与掌声。党和国家事业要改革要发展,青年首先要有自我革命意识,要以良好的心态拥抱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12.jpg 

 我们记得许基南书记和邱尚仁老师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学习报告会上所引用的重要观点,党和人民经历了救国的开天辟地、兴国的改天换地、富国的翻天覆地、强国的惊天动地,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们就应当义不容辞地以加倍的热情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惊天动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成就惊天动地事,争做顶天立地人!

13 (2).jpg 

                                                                 作者为南昌理工学院大三学生

(文稿:徐世猛  责编:余勇亮  审核:周鹏)

核发: 点击数:6563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