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建设 >> 精品课程 >> 电视节目策划 >> 详细内容
 
电视节目策划 >> 正文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日期:2016-11-14 14:31:09  发布人:admin 

附件2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本科)

 

 

推   荐  学   校     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课   程  名   称          电视节目策划                        

课  程 类   型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艺术学0504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戏剧与影视艺术 1303      

课 程  负  责 人             邱尚仁             

填   报  日   期        2014年5月 19日                          

 

 

 

 

 

 

 

 

                    二○一四年五月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四、  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五、  “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情况

课程负责人

邱尚仁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3年1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学    位

博士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传媒学院院长

所在院系

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邮编330044

研究方向

新闻传播学、国际互联网传播学、语言文化学

教学情况

1、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届数/人数

任课时间

视听节目策划

专业主干课

4/2/200

2012-2014

网络新闻传播

专业主干课

4/5/400

  2008-2013

国际文化传播

专业主干课

4/5/300

2008-2013

网络新闻传播学

专业基础课

2/4/260

2009-2013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实验名称

届 数

学生总人数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10

300

指导硕士毕业论文

 12

400

新闻网站的建设

 15

200

新闻视频的策划与制作

3

100

 

学术研究

 

邱尚仁教授是历任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省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省产学研办副主任,省教委高教处、省高校发展办负责人,省教委社科中心常委、副秘书长,省青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省重点新闻网站董事长、总编审,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江西师大科研处副处长、校长办副主任、外事办主任,南昌理工学院副校长兼宣传部部长、传媒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等。江西师大、南昌大学、江西科师大、南昌工程学院、厦门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兼),国际互联网、文化传播专业学科带头人,新闻传播学、国际互联网传播学、语言文化学、国际教育学研究生导师,省团干培训导师。从事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32年。社会职务有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语言文化学会副会长,省传播学会会长、省语言学会会长、省对外友协常务理事、省视听台台长等,也曾担任海南影视剧制作中心副董事长兼总策划。

 

邱教授先后主持完成《老区文化建设》、《网络文化传播》、《新闻舆论引导的被动与主动》、《国际互联网建管理论与实践》、《中国互联网学》、《天工开物全新译注》、《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神奇的汉字》等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社会科学重大、重点课题及规划课题10余项,出版或发表论著及各类文稿160余篇(部)、1000余万字(含合作),教育论文入选第36届国际教育学术年会。获中国图书奖、全国社教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博客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新闻奖、网络新闻奖、优秀传播论文奖和赣版书十佳奖等60余项,其中一等奖以上30余项。历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等级公务员。

邱教授曾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选派,赴英美大学以及最大国际网站雅虎网总部学习,进修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广告文化传播管理业务,网络文化传播管理业务及新闻发布业务等。

特别是电视系列艺术片《神奇的汉字》由邱教授担任总策划的,这部作品不仅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李岚清等几位国家领导人的赞誉,还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关注。

 

在国内外公开发选择刊物教学研究论文

1、网络语言概述 香港商报出版社.2008.

2、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省重大课题研究报告.2008.

3、文化传播与语言应用香港择时出版有限公司.2009.

4、论坛版主角色与网络媒体公信力《网络传播》.2008.

5、懂网重网与用网《网络传播》.2010.

6、以不变应万变《网络传播》.2010.

7、新闻网站:夹缝中的崛起与困惑《网络传播》.2010.

8、网络舆论引导的被动与主动《网络传播》.2010[1].

 

 

 

 

2.课程团队

 

课程团队结构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签字

邱尚仁

1953

教授

新闻传播学、

国际互联网传播学、

负责课程建设和

教学改革,实训

课程的讲授

 

蔡纶

1945

副教授

电视编导

课程大纲的制定

与修改

 

蔡杰

1983.9

讲师

广播电视艺术

主讲教师

 

李播阳

1984.12

讲师

广播电视艺术

主讲教师

 

王秀荣

1953

副教授

教育技术

实训课程的讲授

 

曹玉珍

1971

副教授

艺术学

课程的科研指导

 

刘萍

1980.3

讲师

广播电视新闻学

主讲教师

 

吴圣华

1982.3

讲师

广播电视艺术

实验教师

 

涂曼

1987.3

讲师

广播电视艺术

实验教师

 

刘德军

1978.8

讲师

文学硕士、博士

实训课程的讲授

 

吴晓燕

1983.1

讲师

教育技术

负责课程实训

基地的建设

 

曾荣

1982.10

讲师

传播学

负责网站建设及

教学资料的上传

 

涂曼

1987.3

助教

广播电视艺术学

工作室实训指导

 

龚菲丽

1978.10

讲师

艺术设计

工作室实训指导

 

课程

团队

整体

素质

及青

年教

师培

课程团队整体素质

《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现有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14人。虽然我们的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的只有4人,但是我们年轻教师队伍中获得硕士以上学历的老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80%。

职称结构:正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9名,助教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全部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学历结构:博士2人,硕士9人(65),其中5名(36%)教师具有国外访问学者经历。

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35岁以下教师10名(71%),35-55岁教师3名(21%),55岁以上教师1名(8%)。

学缘结构:来自全省的重点院校,以江西师范大学占50%,南昌大学主占30%,其他院校毕业生占20%,包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厦门大学等。

 

虽然我们的教师队伍年轻化,但是我们拥有几位非常资深的传媒专家为我们的课程建设指引方向。我们年轻我们更有创新精神,我们敢想敢做,我们能把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电视节目策划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邱尚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国际互联网传播学、语言文化学。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是蔡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广播电视艺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

传媒学院副院长王秀荣教授,曾担任南昌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点建设及担任硕士生导师。现任传媒学院副院长,负责指导本课程的实训指导。

指导团队顾问:前任传媒学院院长魏奇,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①传播理论研究;②高等教育研究。

客座教授、教学顾问: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马玉玲。

客座教授、教学顾问:厦门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苏新春教授

 

 

 

培养青年教师措施

1.  为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已的、稳定的专职师资队伍,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每年不定期送青年骨干教师以参加全国研讨会形式作为学习进修机会;例如蔡杰老师在2012年江西4套《娱评天下》栏目组学习,李播阳老师2011年在江西二套学习。2012年我们与江西教育电视台建立了校台合作实训基地,选派吴圣华老师、吴晓燕老师在江西教育电视台学习。我们将与中国网相互建立实训基地,教师的在岗学习将得到进一步落实。

2. 对没有硕士青年教师鼓励其继续深造,并保留工作职位,考上研究生签定协   

   议报销70%学费;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历的达90%

3. 传媒学院定期邀请各个高校的专家和电视媒体的资深从业者到系里讲学,例如: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马玉玲;厦门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博导苏新春教授;江西教育电视台台长曾青生;中国经济网江西新闻中心特稿部主任周均国等资深媒体人与本专业教师的广泛交流丰富了我们的学科知识,增长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4. 试讲和考核:青年教师在确定正式授课前必须进行试讲和考核。一般由全科统一安排进行。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授课的全部课程进行点评,修正其缺点和不足,在达到授课标准后方能走上讲台授课。授课后学生将对教师授课水平进行评价,如未达标,则暂缓下次课程授课资格。

 

教学

改革

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一)、教学改革

我系《电视节目策划》课程专业教师教学计划,多媒体课件完善,有教学改革计划,是传媒学院重点建设课程。

该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讲授理论内容的同时,鼓励和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开展实践。

教学改革的计划:本课程共96学时分成两部分进行。

学时分配

教学设备

教改理念与方法

理论课教学

(64学时)

多媒体教学

教改理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丰富、改进和完善教师理论思维。本课程理论的运用依赖于学生们是否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与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因此本课程一改以往的纯粹灌输理论的方法,使同学们找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改方法:

1、垂直思考法与水平思考法综合应用锻炼同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头脑风暴法锻炼同学们集思广益,培养团队的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才能够策划出独具一格、新颖且内涵的电视节目。

 

2、逆向分析策划法:结合最新最强的媒体节目,选择最适合学生的相关内容贴近理论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分析,通过对节目观看分析节目的内容定位、受众定位、并逆向推写这期节目的策划案。学生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了解优秀电视节目幕后策划的具体过程。

实践课教学

(32学时)

传媒学院演播室

教改理念:

本课程一改以往的应试教学方法,调整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路,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与零距离就业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实践课的课时量,给予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教改方法:

1、 此环节与理论课环节交错进行,将课堂移到校园演播室实现《新闻三分钟》 、《校园近话论》 、《今天没课》三档自创栏目的策划与制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实施策划方案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能及时的给予指导和点评。

2、 除了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之外,传媒学院与江西教育电视台的校台合作项目,与《成长对话》栏目的无缝对接,不仅实现了“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同学们零距离就业的教学目标。

3、 策划、摄像、非线三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本课程将电视节目策划、非线性编辑与电视摄像三门课程贯穿在一起,通过节目制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实践环节的训练,培养同学们选题策划的能力、撰写节目策划案的能力,以及节目拍摄、现场调度和后期制作的能力。授课过程中分别实现“新闻三分钟”“校园近话论”和“今天没课”三个节目的策划与摄制。

4、 实践环节中与现代媒体的全面合作,例如与中国网相互建立实训基地,也将于新浪、搜狐等商业网建立网络节目的策划合作项目。

 

 

 

 


3.课程建设

详细介绍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以及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情况:

本课程最早开设于2008年9月,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后经过几年的学科发展,自2010年9月起为201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开设该门课程。本课程属于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从2010年至今我们已有4届编导专业的学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总数在1300人左右。本教研室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堂讲授、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2010年以来,本教研室抓住信息化的时代机遇,在全校率先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资源上网,获多项教学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于2012年获“校级精品课程”。

发展历程:

1、2012年培养计划的修订:根据第一届学生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不够合理,其必要的先修课程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电视采访这三门课程并没有在第三学期前修完。所以培养计划中将本课程从第三个学期调整到第五个学期。

2、2012教学大纲的修订:

① 把原有的教学大纲中涉及到的“综艺节目策划”的课时量由原本的8课时缩减至2课时,避免了与第六学期的“综艺节目策划”这门课程的重复;对“主持人策划”和“电视广告策划”这两个部分删除,避免了与后期课程的内容重复;

② 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的内容进行了扩展,对新闻节目的类型进行丰富,添加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新闻节目策划”、“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人物专访新闻节目策划”、“社交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内容;

③ 为了更好实现学生的实践环节,适量的增加了“电视新闻节目策划”和“电视谈话节目策划”这两章的教学学时;

④ 创新是策划的灵魂,创新思维对培养电视节目策划的能力尤其重要,因此增加了一章“电视节目创新思维”,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电视节目受众定位的意义和方法增加了一章“电视受众分析”。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取得时间

 1

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的修订

2012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电视节目策划》教学大纲

   蔡杰

2012年9

2

教案修订上网

 

电子教案的修改,更好的充实了新闻节目策划和谈话节目策划的内容,并且全面贯穿了前后学科的相关知识的运用。

蔡杰 李播阳

2012年10

3

课程课件上网

PPT课件添加丰富的视音频文件和图片

蔡杰 李播阳

2014年12

4

三位一体式立体化教学

“新闻三分钟”“校园近话论”和“今天没课”三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

蔡杰 李播阳

2014年3

 

 

 

 

4.课程内容

4-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专业学生掌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具备前期策划、撰稿、拍摄、现场调度和后期制作等能力,具有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栏目策划、编导、播音和主持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宣传部门从事策划、编导、摄制、主持和播音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电视节目策划》培养目标与定位

按照教育部委的“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学生的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为本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要求,我们致力于培养全国一流的电视策划人才。本课程属于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总数在1300人左右。

主要表现在:

A:培养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B:前期栏目定位与策划的能力

C:节目主题或是选题策划的能力,并且掌握节目策划案的撰写方法;

D:节目拍摄现场调度后期制作的能力;

课程定位:培养应用性创新型传媒人才的目标,努力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的教学目标。

4-2 课程的知识点及课时安排

课程章节

学时

安排

重点与难点及解决办法

第一章电视节目策划概要

4

重点与难点:了解本专业及本课程学习的方法和意义。节目策划精品化观念、栏目策划个性化观念、频道策划专业化观念

案例比较法:精品战略成果体现;以《对话》与《新闻调查为例》讲述栏目策划的八个环节;以CCTV-2与CCTV-3分析比较讲述频道的内容与 形象设计、品格定位的概念。

第二章电视策划的过程

 

4

重点与难点:如何甄别策划案,掌握电视节目策划的全过程。

案例比较法:分别给出成功的与失败的节目策划案例分析,成功策划案的特征。以成功案例为模版讲述节目策划的过程。学生会有较为清晰的概念懂得区分策划案的好与坏,通过具体的节目了解策划过程。

第三章 电视受众策划分析

6

重点与难点:受众整体分析,难点在于受众分析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实践。

课后实训: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受众信息,做一份受众问卷调查,并对此分析得出结论。

第四章 电视策划的创造性思维

6

重点与难点: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难点是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运用。

了解创造性思维对电视策划的重要意义,学习创造性思维的类型。设计相关案例,有目的地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习惯性创意思维方法的培养:利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训练同学们掌握垂直思维方法与水平思维方法;分小组训练“头脑风暴法”。

第五章 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24(实践12学时)

重点在选题策划

难点是采访策划

实例演练法:《新闻三分钟》节目和《校园近话论》的策划实训,分别锻炼学生的选题策划能力以及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

36(实践20学时)

重点与难点:谈话节目策划选题策划,现场谈话设计。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对本专业的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播放一期央视优秀的谈话类节目,激情学生的兴趣并引起讨论。分节讲述谈话类节目的选题策划、嘉宾和观众的策划、谈话路径的设计。

实例演练法:以《今天没课》栏目为实训题目为期策划话题并撰写选题策划案,并且参与节目的录制工作。

第七章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策划

4

重点与难点:综艺娱乐节目策划的版式与结构策划

由于该专业培养计划中第7学期开设了《综艺娱乐节目策划》的课程,所以本章只介绍简单的相关知识点及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电视剧策划

 

10

重点与难点:剧本策划与市场策划

题材归纳分析法:结合最新电视剧的题材按其不同类型归纳分析剧本选题如何定位,怎么寻找“热点”与“卖点”。 结合当时流行的一些电视剧剧情和同学们讨论为什么爱看电视剧,引出本章相关问题。分节讲述电视剧剧本策划、市场策划、制作策划、营销策划。实践练习:模拟制作电视剧的营销策划案。

总计

96学时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教学一:创新思维训练

垂直思维方法与水平思维方法的训练,“脑筋急转弯”的抢答活动;1分钟自由联想训练(由任何一个词汇开始展开联想,1分钟联想15个词语);3分钟强制联想训练(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找到两个不相干的词汇之间的关系)。

效果:这样的训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使得同学们在欢乐有趣的气氛中体会水平思维方法与垂直思维方法的区别,并且意识到创新思维对电视编导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二:受众调查实训

设计思想:在第三章课程进行中,布置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并且分小组进行真实的受众调查训练。对全校的男女学生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目的要求根据调查问卷找出男女同学的收视习惯及收视好恶。

效果: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同学们认识到电视节目策划过程中,节目的内容定位和受众定位对策划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三:新闻资讯类栏目《新闻三分钟》节目策划

设计思想:策划分小组进行,每组6人,以学生为受众,制作3分钟的校园新闻。要求选题新颖、角度独特,并给出具体的新闻节目策划案。

效果:学生从中学会撰写新闻节目策划案,掌握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的方法与步骤。

 

实践教学四:新闻评论类栏目《校园近话论》策划

设计思想:策划分小组进行,每组6人按照栏目策划的要求撰写节目策划案。要求以说新闻的方式表达新闻内容,语言表达口语化,选题新颖、角度独特,并给出简单评论。

效果:学生从中学会用口语化的词汇语句表达各类新闻信息,掌握新闻评论的策划方法。

 

实践教学五:电视谈话节目《今天没课》策划

设计思想:以《今天没课》栏目的结构框架为基础,根据栏目宗旨、栏目定位、选题标准的要求设计选题。节目策划策划分小组进行,每组6人,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确定选题, 提交选题申报表和节目策划案,审核通过则直接参与栏目组的节目录制。

效果: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同学们掌握了整个电视节目策划的流程,深刻理解策划的意义和重要性。杜绝了策划案的纸上谈兵,在看到节目成片后再分别和同学讨论各自的节目在策划案反应出哪些不足,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策划能力。

 

实践教学六:教育电视台《成长对话》栏目策划

设计思想:以《成长对话》栏目组为实训基地,为栏目策划选题并提交策划方案,并且由学生与教育台编导共同完成栏目的录制工作。

效果:通过这样真题实践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理念,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意义。

 

 

5.课程资源

资源特色

教材使用与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教材:

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

任金州,《电视节目策划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7

张静民,《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9

邢益勋,《电视编导基础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8

新闻学教材:

张静民,《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9

柯泽,《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

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

实践性教学环境:

l   与江西省教育电视台合作的谈话节目《成长对话》,为电视节目策划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亲身参与节目生产的全过程,在实战中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性与实践性并重。

l   150平米传媒演播室的建设,可以容纳50位观众,配备50寸大屏幕触屏电视,灯光音响等录制设备,可以录制新闻节目、谈话节目、资讯类节目、社交类节目以及拍摄情景剧,为学生的实践环节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环境。

l   编导工作室的建设,配备会议座椅,办公用品,并制定了工作室工作制度,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头脑风暴发挥创新思维的空间,保证了各类自创栏目的正常运作。

 

网络教学环境:

l   微课视频上网,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极大的缩短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l   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教学视频上网;

l   本课程与中国江西网的相互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制作的电视新闻将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扩展了知识的应用领域。

l   教学成果的网络展示和教学过程通过QQ群实现了网络管理、交流、教学之间资源动态调配共享和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功能。

l   课程相关的教材、辅助教材、教案等都上传至课程网站并实时更新,学生和老师可以在家里、宿舍、图书馆、信息中心和专业实验室上网,不仅可以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与学习资源,而且还通过网络发布了一些资源。

l   学生的作业、作品、策划案等也通过网络同步发布,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基本资源清单

 

课程介绍

课程特点

教学任务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对象及要求

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计划

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资源

教学录像

教学课件

教案

作业习题库

试卷题库

实习实训资源

 

教学队伍

课程负责人

教学团队

青年教师培养

教学改革与研究

 

 

 

 

 

 

 

 

 

 

 

 

 

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

1. 经典案例:收集各类优秀的电视节目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包括对该节目的文字简介。

2. 参考教材:除参考书以外的各种辅助教材

3. 学科网站:与科室建设的其它网站直接链接

4. 科研成果:授课教师所发表论文及学术奖励

5. 前沿进展:介绍本专业最新进展及相关讲座,包括专题培训讲座、各高校或各行业的资深专家的讲座等。

6. 节目展示:学生制作的各类节目经过评选上网展示

 

 

 

 

 

 

 

 

 

 

 

 

 

 

 

6.课程评价

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

校外专家评价:

江西教育电视台曾青生台长说:我们对此次与传媒学院的校台合作方案很有信心。蔡纶教授是电视节目节目策划课程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他也是我们教育电视台的资深编导,在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领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我们在与传媒学院洽谈合作事宜的同时也参观了传媒学院的教学环境,并与该课程相关教师沟通学习。传媒老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并强调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先进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三者的整合。对于编导工作室与本台的《成长对话》栏目的深度合作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指导学生策划了许多很有新意的选题,受到了台里编导的好评。

 

江西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马玉玲说:电视节目策划是属于艺术学科门类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在这样一门课程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显得非常重要,而这恰恰是这门课程的创新之处。看了学生们自创的一些电视节目,节目样式新颖,选题独特,拍摄和剪辑方面也显现了专业水平,学生们表现出对专业的热爱。传媒学院正是有这样一批得力的双师性教师能着力于培养和增强学生们的电视意识,能够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和使用电视语言,以便于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需要。

 

 

厦门大学传媒学院院长苏新春教授:电视节目策划这门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非常重视前后学科的关联,在课时量的设计和授课年级的安排上都体现出精品学科特点。这门课程的教学团队虽然年轻但是很有能力,热衷教学事业,在教学上极为重视实践环节的实施,确实体现出理论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个很不错的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评价机构的“2014-2015年中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全国排名第九。这样的名次把省内的多数公办院校都比下去了。

 

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

南昌理工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评价说:在多次检查“电视节目策划”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多数督导老师的好评。该课程一直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声画结合的精美课件丰富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在授课时,课程设计合理。首先回顾上次课的重点难点,然后讲述此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并结合生动的案例的分析说明或用比较演绎法帮助同学理解。多数老师都一直站立在电脑旁讲课,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抑扬顿挫,能够在课堂上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产生共鸣。

 

校内学生评价:

2010级广播电视编导四班的学生张强说:在上完《电视节目策划》这门课程,我们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课程有更清晰的认识,也完全了解编导的工作职能。在这门课上,老师安排了五大实践环节,不仅重视培养编导的素养,还要求我们实施拍摄制作自己策划的节目。这实现了我们为自己的节目做编导的梦想。我们还参加了《成长对话》栏目的录制,这是我第一次去到电视台的演播室观看节目并担当节目观众参与节目话题讨论,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了解编导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更让我爱上了这个专业。

2011级广播电视编导6班的学生李丹丹:我现在大三,经过老师的推荐我很有幸能够来到江西教育电视台学习,现在我已经是一名教育电视台的实习编导了,在台里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策划了自己的一期节目,并得到了台领导和电视观众的认可。这些成绩很多来自于课堂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的积淀,来到这个平台我才有这么好的成绩。南昌理工传媒学院让我真正的爱上了这个专业。

 

近三年学生评教结果: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电视节目策划质量教师测评表》的总结,学生对《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总体反映较好,学生满意率超过90%,教学效果得到本专业其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对其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对基础理论详细讲述,能够吸收新成果,反映最新动态;积极倡导教学改革,同学们在教改的实践过程中受益颇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受益匪浅。

 

 

 

 

 

 

 

 

 

 

7.学校政策支持

院领导极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为本课程的各项实践活动予以极大支持。

措施:

1、      为使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能够落到实处,院领导多次与江西教育电视台台长洽谈校台合作内容,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签订合作项目。协议内容涉及传媒系学生参与《成长对话》栏目节目策划、学生编导实践、学生毕业实习等。该项目的运作给予学生一个成熟的完善的实践平台,为实习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2、      院领导集中力量挖掘与整合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加大对实践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力度,例如加大摄像机的投入,预备购置20台(型号);已经投资建设拥有60台高新能电脑的非线性编辑机房;并建设1个150平的演播室,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3、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对本课程的校内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拨下专款投入在师资培养和教学设备等方面。

1.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2.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3.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4.申报课程入选后,学校和课程负责人同意免费供全省高校共享。

 

                                             课程负责人签字:

                                               学校公章:

                                                   日期:

8.承诺与责任